分项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普通本科、预科>2022年各省招生计划、政策>河南招生计划、分数及政策

河南省近3年录取分数总体情况


文史类

理工类

年份

重点线

录取分数

重点线

录取分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019

536

611

600

606.1

502

621

608

613.0

2020

556

627

622

624.2

544

627

622

624.2

2021

558

638

631

632.9

518

627

623

625

 

根据前三年录取排名情况,鼓励普通类考生文科前2200名,理科前16000名报考我校。

鏈爣棰�-1.jpg


2022年各专业招生计划

2022年,我校在河南拟投放计划177人,其中文史51人,理工126人,专业及计划数如下:

科类

招生类别

招生专业

计划数

理工

中外合作办学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4

国家专项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专项)

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家专项)

3

电子信息类(国家专项)

3

计算机类(国家专项)

2

生物科学类(国家专项)

2

普通类

经济学类

12

法学类

6

教育学

2

新闻传播学类

3

工商管理类

6

外国语言文学类

3

信息与计算科学

8

统计学类

7

纳米材料与技术

8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8

电子信息类

10

计算机类

13

生物科学类

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12

文史

普通类

哲学类

3

经济学类

3

法学类

6

社会学类

3

民族学

2

文物与博物馆学

2

历史学类

3

教育学

2

汉语国际教育

3

汉语言文学

4

新闻传播学类

5

工商管理类

5

公共管理类

6

外国语言文学类

2

日语

2

注:1.上述招生类别、各专业计划数仅供参考,如有变动,最终以省级招办所公布为准。

2.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其学费、培养方式等详情以我校本科招生网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为准。


 办学特点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她在拥有雄厚的人文社会学科实力和出类拔萃的少数民族艺术学科的同时,也有物理、化学、数学等领域的众多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学校积极发展民族经济、管理、法律、教育、生物、制药、环境、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外语、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等方面的学科和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医并举的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此基础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提供的强劲动力使中央民族大学在上述学科的建设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拥有6个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和4个科技创新平台,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及学科群,为全国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搭建了研究平台,并为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招生政策特点

1.在平行投档省份,不受限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则提档不退档。

2.下达至绝大多数省份的招生计划不确定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比例,录取时以分数为主要依据;同等条件下,我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3.我校在提档和录取专业时均承认各省级招办的政策加分(不得超过20分)。

4.不设专业级差,考生填报志愿时压力更小。录取时,按照考生投档总分高低排队,根据其专业志愿填报顺序择优录取,不设专业级差,考生不用担心因专业排序不当而失分。

5.部分院系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如新闻传播学类、哲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学校相关要求进入不同专业培养。

6.转专业政策。为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允许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大一的两个学期末在全校范围内跨文理、跨院系、跨学科申请转专业(艺体类除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据历史数据统计,每年成功转入新专业者约占申请者的30%。

7.辅修政策。学生自大二开始可根据校内辅修专业的开设情况申请辅修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者可获得辅修证书,完成辅修专业毕业论文并答辩通过者可获得辅修学位。

 

还有问题?考生在线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