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普通本科、预科>2023年各学院专业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发展潜能,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和少数民族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能力为两翼,能够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翻译、行政、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特色

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按照“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框架宽口径培养人才,学科基础课程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下其他专业相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开设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学方面的专题课和专业基础课来凸显本专业方向的特色。除学习一门民族语外,高年级设有语言学、民族文学等不同方向选修课程。在班导师指导下通过选修课程逐步确立相应语种方向,同时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和田野调查活动。

灏戣闄�03.jpg

本专业方向的学生成绩优秀者自二年级起可进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学习,享受“基地班”待遇,其中名列前45%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必修课程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民族语基础、语言文学研究方法、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语言调查、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

主要选修课程有:学术论文写作、比较文学概论、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赏析、国外语言学论著选读(双语)、泰语、应用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电子编辑与排版、新闻采编等。

可跨专业选修新闻、经济、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就业及深造前景

本专业方向深造前景广阔,拥有4个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位点。通过本、硕、博等多个层次的系统学习,着力培养一批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从事教学、研究等领域的专门人才。此外,扎实的大文科基础和跨文化学习的历练,也可在文化、教育、旅游和新闻媒体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本专业方向还开设了泰国语及与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汉语志愿者或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工作。

学费、学制及学位 本专业免收学费,学制4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2020年继续通过少数民族语测试的方式招收熟练掌握各南方民族语的考生。详情请点击本站首页“少数民族语言测试”栏目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