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信息

 经济学院鐩存挱璇惧皬绋嬪簭鐮佺綉椤电増new.jpg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School of Economic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和1980年成立的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2000年8月成立经济学院,2004年3月实行院所(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合一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延续至今。

鈥滄皯鏃忕粡娴庣悊璁轰笌瀹炶返鈥濊仈瀛︿細xiao.jpg


学院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和培养少数民族经济专业高级理论与应用人才的教学研究基地,是第一个设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单位,具有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

学院具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1”“985”“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有理论经济学(省部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省部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金融(MF)、国际商务(MIB)、税务(MT)3个专业硕士点;本科层次设有经济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一流专业)、金融学(北京市一流专业)、财政学、数字经济专业以及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

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其中数字经济专业和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在大一开学即分专业培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和财政学专业在第三学期末进行分班,第四学期进行专业培养。学院有国家民委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建的“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高端智库,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地”(2014年获批)和“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2020年获批),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民族地区贫困与发展研究”、国家民委2011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研究团队、国家民委国别研究中心“中国—中南半岛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有“中俄能源研究院”校级科研平台,还设有“当代中国经济研究所”“少数民族扶贫研究院”等院级学术研究平台。

学院始终秉承“师道重德能,学术尚谨严,事业惟勤奋,才干致精宽”的宗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56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领军人才等学科带头人,有霍英东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青年英才、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等中青年骨干。近五年,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民族研究》《统计研究》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Demography、Land Use Policy、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三报一刊”上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近100部,其中《中国经济热点前沿》《中国经济学发展报告》《民族经济村庄调查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中国跨境经济合作区进展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六大经济走廊》等系列丛书成为亮点。

近五年,学院获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教育部、北京市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承担横向课题17项,年均经费达300余万元。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等一批优秀成果奖。打造了“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长江学者论坛”“首都经济学家论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发展论坛”“中国兴边富民论坛”等品牌论坛。30余篇资政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及地方政府采纳。

近五年,学生申报获批的各类科研项目超过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8项,北京市级项目32项,校级项目100余项,“承锦控股有限公司”等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专业简介